- 技术文章
轮廓法与区域法对比
2021-03-05 08:42:48 来源:泰立仪器由于通过机械式触针追踪表面进行直接测量,轮廓法的测量数据具有可靠性。在可预见的将来,轮廓法可能仍是经常使用的测量技术。该方法的缺点在于触针可能会损坏被测表面,因此不适用于软质材料。另外,由于测量表面根据单一截面的纹理信息进行评估,数据未必能够体现出整个表面区域的不规则特征。与此相比,大多数非接触式三维测量仪器均可在不损坏测量表面的情况下对软质材料进行测量。并且三维数据采集能够测量大尺寸区域的表面特征,用户能够获得使用轮廓法无法测量的平行沟槽和划痕方向信息。区域法能够提供的信息非常丰富,并可建立表面功能要求(如耐磨性、固体间粘附性和润滑剂保持能力)与表面参数之间的关联。
从传统上讲,表面结构参数是根据轮廓曲线(由曲面交点确定的曲线)确定的。这种测量方法的正式名称为轮廓法,也被称为线粗糙度测量。表面轮廓通常使用触针式测量仪器进行测量。ISO和其他一些国际标准均适用于这种测量方法。
时至今日,表面结构参数越来越多地通过包含丰富区域信息的三维表面结构数据获得,而不再使用测量二维轮廓曲线的轮廓法。这种测量方法被称为区域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区域法需要使用基于光学观测的非接触式测量仪器。
留 言
- 联系人:牟淑蓉
- 电 话:0755-83981822/82513866
- 手 机:13662293689
- 传 真:0755-83986906
- 邮 箱:taili668@vip.163.com
- 邮 编:518172
- 地 址:深圳市龙岗区龙翔大道9009号珠江广场A2栋13D室
- 网 址: https://taili668.cn.goepe.com/
http://www.tl17.com